FAQ

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
腦庫及捐腦常見問題

常見問答題(QA)包括:捐腦與器捐的差異是什麼?誰可以捐腦?腦要捐給誰?腦庫除了收集腦組織,還有收集哪些組織捐腦有時效性嗎?捐腦者的個資安全等相關常見問題(FAQ)」以及「腦庫運作流程(Brain Donation Process)」如下說明。

1.腦庫運作流程

如需專人解說
請撥臺灣腦庫專線
0965-652-092

2.腦庫常見問答

1.捐腦與器官捐贈的差異是?

答:兩者都是無償捐贈,但是目的不同。器捐是為了移植,希望挽救生命或治療疾病。捐腦則為了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斷並研究致病機制,希望能研發出治療疾病的方法。因為腦與神經相關的組織不能移植,因此請捐給腦庫。

2.我希望過世後捐獻身體該如何選擇?器官捐贈或大體捐贈之後,還可以捐贈大腦?

答:器官捐贈、大體捐贈或是捐贈大腦,雖然用途不同但意義都同等重大。只要有意願,您都可以事先註冊登記。大體捐贈是為醫學院教學,就無法捐腦。過世後即刻捐贈眼角膜或皮膚,將不影響捐腦。屆時腦庫人員將依照實際的情形評估是否收案,並與相關單位進行溝通協調。

3.誰可以捐腦?腦庫需要收集那些組織?捐出的腦組織會被如何處理?

答:病人及健康的正常人都可以。因為要研究神經系統的疾病,患有神經系統疾病的病人可以捐腦,也必需有健康者的腦組織作為對比。腦庫收集包括:中樞(腦與脊髓)與周邊神經(分布在皮膚及各個臟器之中的神經節與神經纖維)、內臟器官組織以及體液(腦脊髓液與血液)。取出後的腦與相關組織會立刻處理:一部分以冷凍保存,一部分以福馬林固定。接著,病理醫師將會作詳盡的病理診斷。確診後的資訊與組織連同生前病歷,將會被彙整成為完整檔案,供研究人員申請使用。

4.考慮捐出腦組織,生前須要先做什麼?

答:請先讓您的家人與醫師知道您的意願。確認意願後,請向腦庫登記成為捐腦的參與者,並簽署同意書(親屬/聯絡人同簽)。

5.參與者過世後多久之內要完成捐腦?

答:希望在捐贈者過世後24小時之內完成採集。捐腦有時效性,因為過世之後人體的組織即開始降解腐敗。採集腦組織的作業要越早開始越好,因此捐腦人在病危時請家屬或醫護人員在第一時間盡快通知腦庫。

6.大腦捐贈者的個人資訊,也會被得知?捐贈者的病理檢查結果是否會告知家屬?

答:不會。因為任何可供辨識的個人資訊都會被移除,每一位參與者/捐贈者有一個「腦庫編號」。申請使用腦庫資源的研究者,將不會知道捐贈者的個人資訊(姓名、身分證號…等)。病理診斷有助於醫師與研究人員能了解腦部老化與疾病的進程,藉由詳細檢驗對病患生前的神經系統疾病作出正確診斷,並可望藉此發展延緩老化與治療疾病方法,腦庫尊重捐贈者與家屬的意願,可提出申請病理檢查結果。

7.腦庫捐腦流程及相關注意事項:

答:詳細內容請參見本頁上方:臺灣腦庫運作流程圖所示),注意事項如下:

一、請所在的醫院或所屬衛生所聯繫醫師或法醫開立死亡診斷證明。二、腦庫須評估參與者現況,確認適合就會立即啟動收案。三、請家屬使用冰枕或冰袋……等以保持參與者頭部及上半身低溫。四、由家屬自行委託禮儀公司運送大體,該段運費由臺灣腦庫協會支付。五、家屬連絡腦庫人員以確認大體預計抵達臺灣腦庫的時間。六、家屬務必攜帶「參與者同意書、身分證影本、死亡診斷證明……」等相關所需文件,並當場交給腦庫人員進行資料核對及確認。七、腦庫團隊進行腦組織採集、分區儲存、做病理診斷。八、腦庫關懷小組陪同家屬等待腦庫團隊完成腦組織的採集。九、大體由家屬領回處理後事。

8.臺灣腦庫是什麼機構,哪裡可以找到腦庫的最新的資訊?

答:臺灣腦庫的全名是「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臺灣腦神經組織人體生物資料庫」,地點位於臺大醫學院。主要功能:收集|儲存|研究「罕見疾病、神經退化疾病以及正常人的腦神經組織」,使命是「收集腦、研究腦、開發治療」。

欲了解腦庫最新的訊息,可直接至本網站瀏覽,也可電洽腦庫專線電話0965-652-092 或可email至腦庫電郵信箱 info@brainbank.tw